ag尊龙凯时·中国官方网站

点赞漳州丨漳州市住建局:打造会呼吸的绿色生态型海绵城市

  近年来◆■★■,漳州市作为全国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示范城市,在海绵城市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。通过坚持高位引领、科学施策、源头治理和因地制宜等多项措施★★★■■◆,漳州市成功构建了会呼吸的绿色生态型海绵城市★◆◆,不仅提升了城市防洪排涝能力,还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,增强了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◆★■★★◆。

  活动通过客观的点赞机制,以及强大的新媒体矩阵传播渠道,让百姓更进一步了解政府部门这一年做了哪些实事,成效如何;通过与广大网友的互动,也进一步传播网络正能量◆◆★★■★,同时鼓励相关部门提高创新和服务意识,更好地营造为民造福的风气。

  在习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,漳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海绵城市建设,成立了由市长担任组长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,并设立海绵城市建设服务中心,明确了示范城市建设的目标和路径★◆■◆。先后出台《中心城区重要生态空间保护决定》、《市区内河管理规定》等法规、规范性文件,将中心城区5大片区5290亩绿地、水系列为重要生态空间实施保护◆★■★◆。此外◆★◆★,加快地方性法规《漳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条例》立法,进一步明确部门职责和违法处罚规定,强化海绵指标刚性约束。

  “点赞漳州2024十大民生实事”民生实事案例持续征集中◆■■■!

  征集范围:面向漳州全市各级党政机关、企事业单位★★■、社会团体★★◆★,征集2024年以来优秀民生实事案例★★、经典事迹、经典故事等■■★★◆。每个参与单位限报一个民生实事案例;

  闽南网12月4日讯(闽南网记者 张恩培 通讯员 罗志坚 文/图)“点赞漳州2024十大民生实事★★◆◆”活动,住房和城乡建设局。

  漳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成效不仅体现在防洪排涝和水环境治理上★★■■★,还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。经长期的源头、管网、排口治污工作以及源头海绵建设■◆◆,有效削减了每天3.7万吨的点源污染和45%的源头雨水径流污染;每天减少4.9万吨清水进入污水系统,降低了污水处理厂在雨季的运行成本和能源消耗;利用湖体建设雨水回用浇灌系统,每年节约了52■■◆★.7万吨自来水。同时,漳州市以海绵城市建设为切入点,延展★◆“生态+”效益◆◆,整合生态空间★★,打造各具特色的水韵街区■★■,拉动片区产业发展,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换通道。同时,海绵城市建设还促进了城市绿色发展,带动了文旅◆■、医疗康养和智慧经济等产业的发展★★◆■,实现了生态、生活■★★■■、生产的共赢。

  本届“点赞漳州2024十大民生实事”活动民生实事案例◆★★■◆★,可通过参与单位(部门)自荐◆◆◆◆、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推荐,以及网友推荐等形式参与◆◆。即日起◆★◆■■◆,民生实事案例持续征集中:

  漳州市依托其独特的山水格局和自然本底,多维度梳理城市山水脉络,科学实施系统保护利用,实现了水与城的和谐共生。通过实施“五湖四海★■◆◆★”等生态示范项目,漳州市新增了3820亩水域,构建了“青山环城、碧水穿城■■◆★■■、绿楔融城”的生态海绵格局。同时,贯通城市水网,拓通内河水系,将河湖滞蓄◆◆■★、山体涵养与水系行泄有机结合,构建了较为系统的海绵城市生态空间格局■★◆◆■■。

  漳州市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经验为其他城市提供了可借鉴、可复制的模式◆■★,展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漳州力量■◆。未来,漳州市将继续深化海绵城市建设,努力打造更加宜居■◆★◆■、宜业■★■◆、宜游的现代化城市◆◆◆★◆,为人民群众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。

  在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过程中◆◆◆◆,漳州市坚持以人为本◆■★★、前瞻规划、因地制宜和生态优先的原则,构建了连贯高效的海绵网络★◆★◆。同时,注重建管并重,健全了海绵城市设施◆★■■◆★“全生命周期”运维机制★■◆■,确保了海绵城市设施的高水平、可持续运行■★◆★。

  作为首批全国城市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,漳州市坚持贯彻“源头治理,标本兼治★★■◆◆★,表里如一”的治理思路,探索以■■“全覆盖排查治理为主,临时小截排为辅助■◆,排水单元雨污分流改造为根本■★★,建立健全长效机制为保障■■■◆”的治理路线。全市将建成区划分三大流域、14个网格片区、179个排水单元、1391个排水单位◆■★,采取■◆“正向排查+逆向溯源”相结合方式,实施全覆盖排查和雨污分流改造★◆■★◆,统筹提升市区污水集中收集效能。累计完成8784个排水户■■★★★★、5280个店面★■、64个城中村、278个工业企业、868公里排水管网1851个沿河排口排查整治,全面消除建成区40公里城市黑臭水体,污水集中收集率较2019年提升41.26个百分点。

  征集要求:申报者(单位或团体)须提供具体的案例名称★■◆★、明确理由◆★■★,以及1500字左右的案例详细介绍,用于后续大众点赞及专家评审;相关图片或视频用于制作宣传资料;提供该案例的报道链接(如有)■◆★■■★;联系方式;

  在排水防涝方面,漳州市根据平原特色的自然肌理,从区域流域★★■、城市、设施、社区等层级出发,构建了“厂、网、河(湖)”一体化管理■★◆◆,显著提高了城市排水防涝能力。通过建设滞涝公园、行泄通道和排涝泵站等设施,漳州市实现了防洪排涝体系的全面提升,市区严重易涝积水点全面消除◆★★◆◆◆,外江防洪堤达到100年一遇标准,市区强排能力由103.25立方米/秒提升至181■★★★◆.25立方米/秒,内涝防治标准基本达到20年一遇。

  从2016年,闽南网重磅推出首届“点赞漳州十大民生实事”活动,至今已经成功举办多届★◆★◆■■。活动通过全面、系统地梳理了漳州市各县(区)、市级行政职能部门■■★◆◆★“为民办实事”的作为和成效■■■★◆。同时★■◆■★,发动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点赞,获得漳州上下广泛认可与支持,并获得漳州市委、市政府主要领导的点赞和批示,系闽南网聚焦时政■★■、关注民生的品牌栏目。



--END--



扫码关注我们

CICT Mobile

微信号|alibaba